毕业两年记

不知不觉毕业两年了。在同济的快乐时光好像还在昨天一样——毕业前去动物园、去博物馆。我并不是一个很有集体荣誉感的人,毕业那几天的时候班级说拍毕业照,我觉得太无聊了就看了一晚上动画然后睡到11点没去,反正大部分人我上学的时候都不熟悉,下午打着瞌睡去参加毕业典礼找人拍照,毕业典礼的时候也不咋激动。不过感觉那会儿毕业典礼大家感情还算很真挚,校领导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贵校搞了这么多土建,感觉倒是挺真实,反正贵校 se 一届 200人,cs 100 人,比起土木一个院 500 人,感觉他们确实把自己贡献过去了。大家确实很了不起,当然,也没有得到什么应得的待遇。说远了,比较真挚的是学生代表,也是土木的,成绩不算好那种,跟我们讲自己找不到工作的事情。感觉傻逼同济没啥人文气息,不过还是有点真挚的。当然,这是好的回忆了,我不知道这傻逼学校一年后搞出了嘉定食物中毒,两年后搞出了生猪肉和赶博士生。妈的,我又想起嘉定那边搞会然后把上学路封起来的傻逼事情了,还有不处理学校野狗什么的,越想越气了。

言归正传。我没在大学学到什么专业知识,很多东西都是 breezewish 学长带我进 PingCAP 实习之后,我从零开始自学的。按照疾世愤俗或者比较上进的人的思路,我应该开始诅咒国内学校的十八代了——或许我真的应该那么做,啊哈哈,不过我总是想起一些好的回忆(可能是毕业了,记忆自动美化了很多)。想起我在大学对不起的信任我的人,想起我那三个和我一样爱摸鱼的舍友、想起楼下201宿舍天天跑去图书馆的大手子们,想起 SXKDZ 学长和嘤嘤学长、灿学长、洞叔、王这些人,像塞林格说的,“你千万别跟我提起来,你一旦提起来,我就能想起他们所有人”,哦不对,想起我大二的时候 SXKDZ 学长说的“这是最后一个上课的老师都知道自己在上什么课的学期了”。我想说的是,16-20 年,这个学校没给我什么压力,也没有约束我什么,我用这段时间好好玩了一下,虽然没学到什么,但我很开心,这就是虚度光阴的快乐吧。反正咱这傻逼地方毕业的,工作也都是自学,没啥不一样的。

工作之后和上学还是挺不一样的,工作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,我大概五月份才找到一份正式的上岸工作,当时我给很多地方投简历都没啥满意结果,然后给一个知乎的网友发了私信问能不能帮我推一推简历,这才在毕业之前终于上了岸。我抱着忐忑的心进了知名的奶头乐批发商 ByteDance,老实说,感谢我的同事们,他们对我还算好,让我觉得自己是能够当一个社会人的。工作用很单一的领域来不断挑战你、用日常性麻痹你、用不同的人干同样的事来给你一个即多元又单调的世界。相比在学校可能做一些混合的项目,在工作中,你需要一天超过10小时的做一件事,这些东西既忙碌又琐碎,而且绩效比成绩更奇怪,它依靠你本身的水平,但更依赖你有什么事情做。我有幸赶上了有代码写的时候,给团队做了一些简单贡献,也很不幸常常被抓着凌晨 oncall、电话被打爆、被业务骚扰到疲于奔命。坦白说,在字节工作所有人都是琐碎的 sre,同时你的见识严格被限定于同事们。虽然大公司里面有非常多的学习资源,但是很多东西我确实也没认真看,算是虚度了不少光阴。感谢任老师在这段时间教了我非常多的知识,给我很多帮助;也感谢 cc 和 zz 这两位同事帮我挡住和解决了很多困难,也没有在工作上给我太大压力,给了我一个还算愉快的工作环境并作为我的学习榜样。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心态经常出问题,也靠着群里的朋友们能舒缓情绪,看着大家轮流发病,来在 99 个未接来电之中舒缓情绪。自己也慢慢能够翻着一些 ppt,把计算机和数据库的基础慢慢补上。坦白说我很笨,悟性很差,很多东西看了一遍也草草看过,其实并没有看懂,我也不擅长和人交流、找到合适的地方问这些问题,甚至不擅长写代码,不太能找到一个专一的目标然后继续干完。但毕竟自己一直在慢慢看书、在组里参与写代码,掌握知识比别人慢就慢呗,毕竟我要看动画打游戏的,上班凑合凑合着过熬资历呗,不过满满的这样感觉终于能够跟上一些行业知识的背影了,也能够在公司组里小小的立足了。这段时间也算入门了一些社会科学,从啥都不懂的到对涂尔干、韦伯、马克思他们有浮光掠影的了解。

但是毕业以后最开心的时光还是回家或者去上海找老同学。北京是一个奇怪的地方,它给每个区固定了用处,区分了市内和郊外,城市被严格的切成碎块,它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,但像列斐伏尔描述的那样,这多少有点像「设计专家」设计的居住城市,你在这里感受不到生活。虽然海淀区学校扎堆,但很难看到所谓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人——或许有,但朝10晚10的程序员可能看不到吧。它还会用户口和价格等方式拒绝你。在这里,我感受到一股浓浓的「异乡」感——“没有故乡的人有难了!”今年的疫情加重了这一现象,在封闭、乱象、网络上的民粹和 long lockdown 中,人难免不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焦虑。当然,我们可以借着这个聊福柯、聊经济、聊这个 covid 大流行和别的可怜事情也多的世界。但我只想聊聊这种抛弃感和焦虑: 「如果一直待在这种地方,是没有办法塑造美好的回忆的」。恍惚之间想起快乐的时候,在家边上骑车、在家里和同学看电影、给爸妈下片子、到大学同学家借宿和打扫卫生。人的日常生活有多美好的潜力,但是日常是不会自己改变日常的,日常要靠超越性的或者破坏性的内外力量来改变。所以今年我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些变化吧。

眨眼就毕业两年了,本来想写写同学、写写工作、写写感谢的同事、期盼一下自己未来能稍微不那么菜一点,不过感觉这成了老年人发牢骚了。总而言之,希望学校的回忆能一直是我美好的记忆,我能靠着这份美好的回忆,创造一些新的美好记忆。